其三、中國汽車市場格局或許正在發(fā)生變化,兩極分化逐漸明顯,形成部分強勢車企是市場的選擇。相比近幾年上海通用、南北大眾的穩(wěn)居前三,最近的數據明顯顯示中國車市銷量逐漸向其他車企分流,比如大眾、通用銷量低迷,以長安、江淮等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和以東風雪鐵龍等為代表所謂二線合資品牌卻取得較好的成績。在這種情況,無論是整體車市的微增長乃至負增長,抑或工信部的“勸退”警告,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更有利整個汽車行業(yè),尤其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優(yōu)化與提升。
毋庸置疑,這些都是中國汽車品牌包括外觀、品質、性能等整體方面全方位提升的有力說明。有分析指出,對于乘用車行業(yè)的傳統三強而言,這些車企和品牌某款產品的進步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他們的綜合實力和體系能力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縱然中國汽車品牌確實還在這產品價格不合理、拳頭形成問題、部分車企技術未達標等問題,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認為中國汽車品牌的末路之行開啟呢?
聲明:本文為車宇世界/凌青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謝謝!